行业新闻

 

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是主流负极材料

一、负极材料综述

锂离子电池是指以嵌锂化合物为正负极材料的二次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两个电极间往返脱嵌和嵌入。相对于传统铅酸电池和镍铬电池等,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充放电性能好、使用电压高、无记忆效应、污染较小和安全性高等优势,同时相对于各类燃料电池、空气电池及超级电容电池,锂离子电池技术明显成熟。

负极材料一般分为碳系负极和非碳系负极,其中碳系负极可分为石墨、硬炭、软炭负极等,石墨又可分为人造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炭微球;非碳系负极包括钛酸锂、锡类合金负极、硅类合金负极等。

锂电负极材料分类


目前主流负极产品有天然石墨与人造石墨两大类,人造石墨主要用于大容量的车用动力电池和倍率电池以及中高端电子产品锂离子电池,天然石墨主要用于小型锂离子电池和一般用途的电子产品锂离子电池。

石墨类材料未来几年内仍具备技术、价格和成熟配套优势。石墨作为负极材料未来几年内仍将是主流,对锂离子电池性能及安全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向是高容量、高倍率、高安全,实现高容量高倍率的主要途径是开发以人造石墨为主要原材料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不同材料锂电负极应用领域


各类负极材料具体性能、应用现状、技术指标、优缺点对比如下:

各类负极材料对比


二、负极材料产业链

负极材料产业链: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上游,原材料根据产品种类不同而不同,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上游原料为天然石墨矿石,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上游原料是针状焦、石油焦、沥青焦等;锂电池负极材料的设备主要包括流化床、回转炉等。

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中游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加工商,生产含不同种类的负极材料。锂电池负极材料下游为锂电池行业,下游行业的产品最终应用于动力电池、3C消费电池及工业储能电池三大领域。下游行业对负极材料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其需求变化直接影响到负极材料行业未来的发展状况。

负极材料产业链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三、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现状

全球汽车电动化大趋势,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驱动动力电池和负极材料需求保持高速增长。从全球市场来看,据统计,2020全球市场锂电池产量为342GWh,负极材料需求量为30.9万吨。预计2021年锂电池产量达到448GWh,负极需求量为39.7万吨。

2015-2021年全球锂电池产量及负极需求量情况


从负极材料市场规模来看,据统计,2020年全球负极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93.9亿元,同比上涨29.27%,年均复合增长速度为19.76%。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约为239.5亿元。

2015-2021年全球负极材料市场规模及增速情况


四、负极材料行业竞争格局

从企业竞争格局来看,2019-2020年,在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TOP9企业中,中国占据了7席,其余两席分别是韩国的浦项化学和日本的日立化成,此外,头部的企业均是中国企业。2020年,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是璞泰来、贝特瑞和杉杉股份。

2020年全球负极材料主要企业产能占比情况


负极材料分类别来看,石墨材料领域主要供应企业有贝特瑞、杉杉股份、江西紫宸、江西正拓等企业,硅碳领域主要包括贝特瑞、杉杉、璞泰来等,钛酸锂领域贝特瑞和深圳斯诺有布局,中间相碳微球领域杉杉股份和创亚动力有布局。

锂电负极材料细分领域领先企业


五、全球企业产能布局情况

从企业产能布局情况来看,截止2020年,杉杉股份负极材料产能为12万吨,贝特瑞负极材料产能为10.4万吨,璞泰来负极材料产能为7万吨,中科电气产能4.2万吨,翔丰华产能2.5万吨。

锂电负极材料主要企业产能情况(万吨)


近年来,传统燃油车向电动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日渐清晰,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在高速发展,国内中高端负极材料供给严重不足,特别是中高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为满足下游中高端动力锂电的市场需求,跟上下游头部动力锂电厂商的产能扩张步伐,主流负极材料厂商纷纷扩建产能。主要负极材料企业现有产能约46万吨,拟扩建产能45万吨,预计到2023年主要负极材料企业负极总产能将达到90.5万吨,年复合增速达到40%。

主要负极材料企业扩产规划